語文的考試範圍有跡可循
國文這學科,的確不像數學或理化,有明確的公式或定理能依循。可是「沒有範圍」這句話,卻很容易造成同學的誤解,以為國文的學習漫無目的,只要考前「翻翻就好」甚至是「唸了也不會考」……
事實上,國文學習的核心就是培養「語文能力」,包含閱讀理解、思考表達、鑑賞評析等等。這些能力的養成,無非是需要長時間的累積,絕非臨時抱佛腳就能達成。
因此,如果我們問說國文到底有沒有範圍呢?從學習的角度而言,或許是無窮無垠沒有範圍的;但如果從考試上來理性分析,便是有範圍可準備的!
吳桐老師 國中國文名師
國中會考 國文科能力組成
以目前108課綱國中教育會考而言,我們大致可以簡單地將國文分成三大類別:
(一)基礎語文知識:此部分約占10%
舉凡字音、字形、字義、成語及俗諺等學習指標,皆是測驗學生的基礎語文能力,而此類題型的測驗往往看似廣漠無邊沒有範圍,實則同學只要將國中三年來課本內及習作上的字形音義確實學習內化,便可穩穩拿下分數,毋須過於操心。
(二)國學文化常識:此部分約占17%
舉凡標點符號的使用、六書的判讀、書法的認識、詞類的運用……等學習指標,皆是測驗學生對我國傳統學術及生活文化的認識,而此類題型的測驗,對同學而言,可算是國文科中最有範圍可準備的部分,僅要穩紮穩打地將課本內的語文常識熟稔於心,便可將此類送分題收入囊中。
(三)閱讀理解能力:此部分約占73%
舉凡擷取資訊、整合訊息、文意推論及省思評鑑等學習指標,皆是測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此類題型便是同學口中國文科沒範圍的部分。
以文章內容來看,文章的確是篇篇不同,書籍更是本本不相關,完全沒有範圍可以準備;但是如果以語文的語法來看,其實國文科無論文章再怎麼考,題型再怎麼變化,都不脫離前述的四項能力指標。故同學在準備此類題型上,應該擺脫刷題的思維模式,改以擴充詞彙量、找出語文間的脈絡、分析文章的組織架構,才能將此類題型手到擒來。
綜上所述,還覺得國文科沒有範圍嗎?還是你們也發現了國文科隱藏的範圍呢?無論你的答案是什麼,其實都不重要,俗語說得好:「學海無涯勤是岸。」
語文學科的成功皆非一朝一夕,穩定持續且長時間的累積才是拿下高分的不二法門,即使國文科真的沒範圍,相信在你堅定地學習累積下,所有的沒範圍也終將成為你的知識範圍。
莘莘學子準備會考
課內是基礎,著重於學習;課外是延伸,放眼於遷移
108課綱強調「跨領域學習」,不僅鼓勵學生大量且跨領域地閱讀,更重視將課內所學的知識應用於課外的生活之中。因此,常有家長及學生非常焦慮,我們該讀什麼?該讀多少?讀的內容夠不夠?讀了又會不會考云云?
坦白說,閱讀量需要被重視沒錯,但更重要的是「學習遷移」的成功與否?那什麼是學習遷移呢?打個比方,同學今天學會操作蘋果牌手機,未來即使換了其他廠牌的手機時,還需要重頭學習起嗎?還是說可以駕輕就熟的操作新手機呢?我想答案自然是後者,而後者便是我們所謂的學習遷移。
語文學習上也是如此,所謂的學習遷移,便是奠定在課本內的基礎知識上,期待同學能延伸至課外的其他文本中。所以就學校國文學習的重要性而言,課內的基礎知識需要同學確實鞏固,若行有餘力想額外閱讀,老師則認為毋須太過功利,讀自己喜歡、有興趣的就好,遑論是漫畫、動漫、小說、電影等等,先培養自己的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最後於國文學習的道路上,終歸是殊途同歸的。
畢竟,我們常常看到缺乏語文興趣的學生,即使花費大量時間閱讀,學科成績依然不如預期;相反地,那些熱愛語文的孩子,即使沒有投入太多時間,仍能在考試中取得佳績。
國中課內內容《五柳先生傳》
每日兩刻鐘,滿分到手中
新課綱之下,「自主學習」的能力備受重視,由此可知,如果時間允許,老師建議每日至少安排三十分鐘(可自行調整)的時間閱讀國文,課內課外不拘(課外佳),數量多寡不限,讀十篇是讀,讀一篇也是讀!該著眼的不是閱讀的成效,而是同學你是否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歸根結柢人是習慣的動物,想要一次考好,或許求神拜佛就好;而想要一直考好,你需要開始習慣閱讀!
吳桐老師
學經歷:
梧桐文教事業有限公司 執行長
福營國民中學|國文教師
大毅文理補習班|國文老師
威揚文理補習班|國文老師
力宇教育集團|線上國文教師
麥田升學文教機構|國文老師
吳岳國文文理補習班|作文教師
寰宇教育事業機構 - 南復校|國文教師
金牌全方位文理補習班 - 東金、七堵校|國文教師
專業領域:
全國作文暨閱讀競賽|作文評審
中華民國作文教育協會|北區主任
第一屆閱讀理解命題競賽|優等獎
第二屆新課綱閱讀理解命題獎|初審委員
《閱讀新識界:讀家計畫》謳馨出版社|特約作家
社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