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與小孩一起捏黏土的經驗嗎?

在捏黏土時,已經是大人的我們,通常會想要捏出一個既定形狀,像是飛機或大象;但小朋友卻有無限的創造力與天馬行空的想法,你要好奇的詢問才會知道「那是一隻有翅膀,能飛上天的大象。」

當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他們要開始捏出名為「自我」的黏土。對於這塊黏土的形狀,他們有著自己的想像、期待與探索;有時會跟一旁父母的期望很不一樣,也會讓父母覺得「我的孩子以前怎樣……現在卻……」,親子衝突也就常常發生在黏土應該捏成什麼樣子上。

如果你跟家中的孩子發生過上述的狀況,這其實是非常好且正常的事情。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son)在他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中提到,12-18歲的青少年階段有一個重要的發展任務:「形成自我認同」

他們會在這個時期開始建立起對自己的身份、角色、目標和價值觀的清晰認識,並發展出自己的獨立性,亦即孩子會在這時去型塑自己黏土的樣貌。

需求與限制的角力

可是,為什麼父母卻覺得這時候孩子像是進入「叛逆期」,親子關係出現更多變化呢?青少年心理專家莫菲(Moffitt)提出成熟斷層(maturity gap)的概念來解釋:「青少年在生理、心理發展已趨成熟,但社會仍視青少年為不成熟、也不具成人權利的孩子,於是青少年為了定義自己是成熟的、獨立自主的個體,可能會採取反抗規範的行為手段來達成。」

由此可知,青春期也是「需求」與「限制」的角力,青少年在這時候會想要發展自己的「成人角色」,會有更多生理與心理層面的需求,包括戀愛、性、經濟獨立等,展現於外則是對成人合法行為的模仿,如性行為、騎機車、打工等;而在心理層面,青少年的獨立自主需求隨著生理成熟而開展,包含想要自己做決定、支配自己的未來等等。

但是社會環境會限制青少年們對於物質與自主的需求,而扮演社會限制的主要角色就是父母。父母會約束青少年擁有車、金錢,或限制青少年自己做決定等。孩子追求獨立與父母施加限制的過程中也讓衝突更容易發生。  

高要求配合高接納

       「那難道都不限制,放任孩子們隨便亂來嗎?」我想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煩惱,管太多讓親子關係緊張,管太少又擔心孩子走錯路怎麼辦?史丹佛學者麥柯畢(Maccoby)和馬汀(Martin)發現在教養方式中,「要求」與「接納」兩個向度能夠幫助我們解答這個問題。

有研究發現,若父母對孩子採取高度控制、施壓的教養方式,會使孩子在探索自我認同的過程中覺得不受理解,這時候他們會去尋找其他替代性的認同,更不願意遵循父母的價值觀與管教。然而,在高要求底下,如果能夠加入高接納的話,一切就會不一樣。

高接納指的是願意且能夠對青少年的需求做出反應與理解,這能發展出一個尊重青少年成長的環境,親子間也能建立更好的情感基礎。當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有所要求與限制時,可透過和諧溝通的方式來討論;同時,孩子探索自我認同的行為受到父母的接納,增進好的心理適應,進而減少反抗與打破規範等行為。

找尋需求與接納之間的平衡點

「同理心對話法」

        這時,「同理心對話法」會是能展現要求與接納,又可以幫助與孩子溝通的一大利器。同理心對話是先站在孩子的立場,嘗試了解他們的觀點、感受,展現想要體會的態度。這能讓孩子感到是被理解與接受的,也更容易覺得自己是有被「聽懂」。同理心對話有幾個溝通原則:

第一條:專注傾聽,抱持好奇

        讓孩子覺得有被認真聽見,且他的想法、困惑、不確定都是可以說出來與討論的,而不受到批評與指責

第二條:同理感受,看見需求

        可試著多說出孩子與自己的感受,彼此的動機與內在需要被看見,創造更多的溝通空間與相互理解。

第三條:打造環境,建立習慣

        讓孩子清楚規則的一致性與界限在哪,營造安全可述說與探索的環境,並透過持續的嘗試來養成彼此習慣。

從最簡單的關心開始

有時會覺得可惜的是,以前陪伴小孩玩黏土的時候,我們都會允許且支持他們盡情地玩,雕塑出各式各樣的形狀,還可以在一旁開心地給予孩子肯定「做得很好」。只是曾幾何時當孩子長大成青少年,卻開始被要求只能用單一框架或特定形狀來建構自我,而不是同樣提供一個能自由探索的空間來發展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或許作為父母的我們都可以先從一句簡單的關心開始:

「孩子你想長成一個什麼樣的大人?爸媽陪你一起尋找。」

 

李炯德 臨床心理師

學經歷:
初色心理治療所 臨床心理師
國立臺灣大學學生心理輔導中心兼任心理師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組碩士

證照:

臨床心理師

著作:

《做自己的主人》

FB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文字部落格平台:

洛奇心理師雜文集

合作邀約信箱:
psy.jondlih@gmail.com